怎么找到最适合你的训练量? | 撸铁妹专栏

顶标线.jpg

多了少了都不合适
顶标线.jpg

关于“训练量”的概念,可能存在一些迷惑:到底什么是训练量、训练量体现在哪儿、如何去制定适合自己的训练量?这些问题都需要非常谨慎地去讨论,是不掺水的干货。


amount.jpg


什么是训练量?


在整个训练流程里,我们经常会说到训练的“总数量”。对于训练量的定义,其实并不局限于这个概念,但最简单易懂的是,我们普遍说到的“完成的组数/个数”,也有地方会采取“完成的个数*组数”来作为定义。不管哪一种,以单位时间内用来计算“训练量”都是较为直接明了的。这个单位时间可以是一次训练、一周、一个训练周期等等……

amount4.jpeg


训练量和增肌有关,而且到一定程度,训练量越高越好。我们知道,不同的训练量会影响身体的恢复能力,还会刺激身体增长系统。所以当某人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块肌肉每周10组训练组,不是特别吃力,还会导致不错的效果",这种说法,除非伴随着一些基础假设,在许多情况下完全无法成立。


amount5.jpeg


这里需要引入RM的概念——最高个数,1RM代表只能做1个,不能做2个的重量。3RM代表只能做3个,不能做4个的重量。如果抛开RM,任何训练量和训练目的就会失去联系。


训练目的、训练强度(重量)、训练量三者无法抛开任何一个来说,更不要说单独讨论其中一个。比如一个训练者说,他的训练量是8次*4组,不附加训练目的和训练强度的前提条件,我们无法对这个训练量加以评判。再举个例子,训练者的重量是1RM的30%,训练量是20*10组,那么也是不能够对此评价的,因为我们并不了解,他的训练目的是训练肌肥大、肌耐力、还是爆发力?


amount6.gif


训练量的体现


训练强度决定了训练效果,训练量决定了训练效果有多大。训练量加大,促使训练效果增加,而同时也会使得恢复时间延长。


相同强度下,训练量的增加,意味着一次训练的效果“容量”提升了。比如这一次75%的1RM,5次*3组,超过了你的上一次负荷,那么肌肉就会增长,下一次你可以在75%1RM的前提下完成5次*5组,这就是训练效果的“容量”得到了提升。为了继续超负荷,在积累阶段内的每个成功微周期之后,得用更重的重量以及更高的训练量。


amount7.jpeg


最终,随着小周期的发展,“容量”会慢慢往上增加。身体不是一个精密的机器,在初期的时候容量增加的速度会很快,肌肉经过学习期后会进入适应,如果想获得相同的增长,那么就需要更大的训练量。所以每一次训练,记录下自己的训练内容、强度和训练量,对于周期性的规划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amount8.jpg


如何规划训练量?


珍惜每一次的训练机会,争取把效率发挥到最大固然没有错,不过一旦训练量超出自己的负荷,身体的恢复系统就可能“超载”,你可能会需要更长的恢复期,甚至受伤。怎么样才能把训练量设定在身体能负荷的强度内,又可以保证训练效果,这就需要动动脑子了。


amount9.jpeg


对于肌肥大训练,有一个基准的预设框架:


  • 强度在1RM的60%-80%

  • 平均一组的个数在8-20个

  • 一组当中,从“吃力”到“力竭”应该间隔1-4个次数


amount2.jpg


这些只是基本的框架,每个人、每块肌肉都是有不同的适应量的,需要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实践去找到最适合的训练量。就连不同的动作和不同的动作顺序也会影响到每个数值。或许你只需每周5组大重量深蹲来维持现有的股四头肌,但用蹬腿器的话或许就得10组,坐姿腿屈伸的话或许要15组。通常来说,一个动作的重量越高、范围越大,你所需的训练量和忍受力就越低。


当你的个数达到20甚至更多,就意味着这个强度对你来说过于简单了,你需要加!重!量!


瑟琳每周鸡汤


实践是检验训练量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