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G训练理论:力量训练的一条捷径

还在顾面子死撑大重量?

如果健身也分派别,大致可以分下面这两种人:


  • “投机取巧派”会利用技巧和捷径、用点小聪明,就像打游戏利用bug来过关。


  • “勤奋实干派”认为在健身没有训练技巧,只有靠勤奋训练。要训练出大肌肉块和增强力量,那么就必须使用大负重的训练方法。


在力量增长方面,大多数时候你得靠大重量勤奋努力去练,如果真要找一个投机取巧的方法,那就必须要说“Greasing the Groove训练理论”,简称GtG(保持活力训练理论)。提出这套理论是美国著名的体能训练师Craig Marker,他曾经是前苏联特种部队的教官,还被成为西方壶铃之父!



壶铃训练与哑铃训练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壶铃可以利用惯性来提高训练者的效率,在某方面来说也算是一种“投机取巧”。


Craig提出的GtG理论中,及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反对“训练到力竭”。这已经颠覆了一些传统大肌肉、大力量训练理论。而GtG理论主张肌肉在最有活力的时候进行训练,并周而复始形成某种肌肉记忆。GtG理论除了不要练到力竭,还有一项前提性原则:经常性做同一个练习。



当我们反复做一个练习时,被练习到的肌肉会经历收缩的过程,肌肉收缩是收到了神经系统传送的信号。当肌肉纤维反复收到相同的信号时,一个更有效率的动作模式就慢慢形成。这个过程也被称为:Myelination(髓鞘化)。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在神经细胞的轴突周围形成髓鞘,允许神经脉冲移动的更快速,意味着你的肌肉可以更快的进行收缩。训练动作就被肌肉记忆,对你的身体而言,再做这个动作就会变得更简单、更自然。



有效率的神经肌肉控制模式还能引发出体内更多潜在的力量。肌肉收缩的更快,肌肉纤维参与收缩的数量也变多,就像肌纤维在“众筹”。数量越多,发挥出的力量也更多,所以有效率的神经肌肉可以提升你的力量,让你变的更强壮。



GtG理论非常适用于需要“劳逸结合”的白领一族。主张不练到力竭的理念意味着你甚至不需要流汗,而且它的训练方式也可以变得非常灵活。



比如每天在正常工作时间前做10次俯卧撑,在午休时在完成10次,只要遇到空闲时都可以用做俯卧撑来“劳逸结合”。这样一天可以累积不少俯卧撑,有规律地利用GtG理论来训练自己,就是一种训练力量的捷径。



GtG并不是万能的,在练习身体主要肌力(比如:硬举、卧推)的时候,需要逐步增加负重,而GtG只是单一的自重训练,在负重方面存在漏洞。




GtG是训练力量的技巧性练习,拿网球的发球练习举例。如果一名职业网球选手每次在练习发球的时候都是练到手都抬不起来,那他的发球一定很一般。他的肌肉早已忘记了他发出最快球速的那个收缩反应。



GtG训练理论能极大促进移动大重量所需的神经技能,它属于一种锻炼肌肉“放电模式”达到最大效果的途径。传统大重量少次数训练多数都需要在辅助的情况下进行,而GtG训练可以免去辅助。将GtG训练理论融入到你的平时的训练课程中,可以提升你在力量训练上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