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天睡足8个小时还是会犯困?



今天你打哈欠了么?

掐着点进了公司,恍惚地走进茶水间,正犹豫Coffee or Tea,就看到一个从来没见过的姑娘已经在鼓捣咖啡机了。


可能是新来的实习生吧我猜,互道了声早,我先发问,“今天第一天上班么?”只见姑娘一脸疑惑地看着我,然后竟浅浅一笑,只半秒不到的时间就恢复原状,“10点前把方案邮件给我,整个组里就差你没交了”……


我一个激灵瞬间清醒过来,才发现姑娘长得有点像我主管,难道今天没化妆?好尴尬呀~~希望她认为我只是在夸她素颜看起来很年轻。




上班、上课、开车、挤地铁……真是随时随地无时不刻不在打哈欠,怎么就那么困呢?


引起睡不醒的原因,除了真的睡的太少,还有很多平时不注意的部分。





人是“铁”做的


血液占人体最大比重,红细胞里的血红蛋白富含铁元素,血红蛋白与氧结合,通过血液把营养和氧气带去身体的各个地方,缺铁和维生素B12会导致迟钝、身体虚弱、无法集中注意力等我们理解为“累”的状态。女性因为生理结构的问题,比男性更容易出现贫血等缺铁症状。


避免缺少营养摄入导致的疲倦,可以相对多吃一些肉类、豆类、深绿叶菜和鸡蛋,适当补充坚果。另外,轻微的缺镁也可能让身体感觉被掏空,每天吃一些香蕉、土豆等来补充镁元素,还有助于蛋白质、脂肪的能量转化,“吃香蕉能减肥”的说话就是这么来的。





专家都叫你“多喝水”


工作忙起来哪还顾得上喝水,但实际上等到你感觉到口渴,已经是身体在向你发出缺水信号。而且即使是轻微程度的脱水(只缺少2%的正常体液)也会影响身体能量的输出水平。脱水后的血液更黏稠,流动的当然就更慢了,心脏向各个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的效率会降低。身体是部精密机器,营养燃料达不够,它就会降低自己的运行速度,人体就会出现像电脑一样的缓慢甚至卡顿现象。


喝水很重要,那么要喝多少才算够呢?为了计算准确的饮水量,可以将体重转换为磅(1千克≈2.2磅),然后除以2,再乘以28.35这个参数,就可以得出专属你个人每天需要的饮水毫升数了。不过我们也不没必要每天拿着刻度烧杯计量着喝水,按照大部分人的正常体重计算,8杯玻璃水杯的饮水量,就能基本保证每天的代谢需要。




每天8杯水的正确打开方式,可不是每天8次,一次1杯。一次性大剂量饮水,会迅速降低血液粘稠度,短时间内增加心脏的额外负担,反而对健康不利。科学的方式是,每隔半小时一小时就少量补水,少量多次的喝水。这里增加一个知识点(敲黑板),剧烈运动后身体会自动启动保护机制,暂停额外的功能输出,这时候大量的饮水经常会被当成是没有必要的负担,还没来得及被吸收就被排出了体外,运动后也不要贪杯哟。


这种喝水方式还是保护嗓子最好的方法,小哥费玉清就表示,自己多年来保养喉咙的方式都是喝水,到哪儿都随时带着水杯,三五分钟就抿一口。





喝茶、喝咖啡选错了时间


前面提到了多喝水,喝茶喝咖啡可不算在内,咖啡因等刺激物质容易让人亢奋,下午傍晚饮用,甚至能造成失眠。所以喝提神饮料要注意时间,不要耽误晚上休息。


为了排水肿而喝下去的清咖,虽然醒脑又瘦身,也无形中增加了身体的代谢负担,这毕竟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想要精神好,运动少不了


觉得累就想瘫着,不想动,可能是个恶性循环。研究发现,习惯久坐但身体健康的成年人每周进行3次锻炼,每次20分钟,6周后他们就不再感觉疲劳,反而更有精力。经常锻炼能增强身体力量和耐力,有助于心血管系统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处。


几乎所有类型的活动都有助于缓解疲劳,包括跑步、骑车、打球、舞蹈、甚至散步。实在提不起力气时,可以平躺下来,把枕头垫在脚下,使双脚略高于头部,可以使血液向头部流动,从而保持清醒。我们熟悉的普拉提,除了伸展肌肉关节放松外,就是用这种原理来让你觉得浑身舒爽的。




这里推荐几个简单易学的动作,健身小白也能够轻松上手~


早安式



  • 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背部保持挺直

  • 双手放于脑后,俯身至上身于地面平行


毛毛虫热身



  • 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

  • 膝盖固定,双脚不离开地面

  • 俯身双手撑地向前爬行


婴儿式伸展



  • 膝盖靠地,大脚趾相碰

  • 坐在脚跟上,分开膝盖和臀部同宽

  • 呼气,躯干向前靠在大腿上

  • 手臂垂放于身体两侧


四点支撑



  • 手臂、大腿垂直于地面

  • 躯干保持中立

  • 大腿垂直于地面,和小腿保持90°

  • 膝关节离地一拳距离


斜方肌拉伸



  • 两腿与肩同宽

  • 右手放置于头部左侧向右下方牵拉

  • 左手放置于头部右侧向左下方牵拉

关注Fit微信公众号:FitApp

获取更多权威健身指导、知识分享、达人故事,为你打造健康的生活方式。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lovefit@sportq.com

健康生活 饮食
分享到